聖經金句: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六章十節)
Home 文章:專題文章 愛在賭博資訊蔓延時 (iQuest 格思/2009.7.8 莫玉蘭)

愛在賭博資訊蔓延時 (iQuest 格思/2009.7.8 莫玉蘭)

iQ090710_s

外國不少文獻指出,賭徒開始賭博的年紀越小,日後無論在賭博注碼和頻密度、精神健康或其他衍生的連串問題上,都相對地較為嚴重。
 
筆者曾於「第二屆亞太區問題賭博及成癮問題研討會」中,分享一項有關《青少年問題賭博》的研究,與外國文獻相仿,賭徒開始賭博的年齡,與沉溺賭博的程度及所產生的賭博問題有莫大的關連。研究結果顯示越早開始賭博的賭徒,每天的投注金額更高、參與的賭博種類更多、成為病態賭徒的時間更早、對本身病態賭博的情況更遲開始尋求醫治與幫助。
 
民政事務局曾委任香港大學進行《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研究,結果顯示12至19歲的中學生,有百分之二点六已經是問題或病態賭徒。他們大多同意傳媒對不同賭博活動的報道,有助更容易取得賭博資訊,但多數否認這類資訊會影響或導致他們參與賭博活動。

究竟接觸賭博資訊與進行賭博活動是否無關?所謂「當局者迷」,病態賭徒往往有許多迷思和盲點,反而身邊的家人看得較為清楚——他們均表示香港賽馬會的宣傳或賭場的廣告是導致病態賭博其中一個主要成因。
 
儘管客觀研究指出賭博資訊的深遠影響,但很可惜報章總是附有足球賽事賭博賠率的副刊;電視和收音機也充斥賽馬直播或有關的宣傳節目;近半年甚至坐在巴士內,也被不斷重複播放的賽馬宣傳短片圍繞,巴士上的乘客,不論年紀,都在別無選擇下「被迫」接收賭博資訊。
 
耳濡目染下,我們的孩子有多早開始賭博?賭博對他們日後身心的發展又有什麼影響? 
 
剛在一個聚會遇見文翰(化名),他個子高大、衣著畢挺、言談有禮。看外表很難想像他曾經跌進人生的「谷底」:欠下大筆賭債、婚姻破裂、事業出現危機,一度更在自殺邊緣……
 
文翰曾與我分享他沉溺賭海的經歴。「中四那年,我開始閱報,其中關於某人中『四重彩』、『三T』等消息深深吸引我,心想原來賭馬也可以發達,期望自己可以成為下一個『幸運兒』。」一心以為賭馬會致富,他從中學時期開始了近三十年病態賭博的生涯。
 
最初只是賭馬,大專畢業後因工作穩定收入高,他越賭越大,其後更炒外滙孖展,幾個月內已輸掉幾十萬。他希望把輸掉的贏回來,更瘋狂地賭馬,每天的注碼可高達幾萬;輸光了他又寄望從澳門賭場追數……
 
從賭馬、炒外滙孖展、流連澳門賭場到後來愛上了賭波,他曾經一星期七天無賭不歡,家人孩子全拋諸腦後。三十年間他輸掉了數百萬、賠上了兩段婚姻及工作上晉升的機會,更令父母終日活在惶恐憂傷中,令兒女失去父愛活在單親家庭中,最後自己也差點跳橋自殺……
 
雖然文翰早已成為病態賭徒,但他總認為自己沒有問題,對於家人的戒賭勸喻一直無動於衷。眼見文翰一次又一次再賭再欠下巨債,不斷幫他還債的母親既失望又擔憂。在傍徨無計下,她唯有與丈夫跟女兒返教會,嘗試把這個令自己感到絕望的兒子交給神。「我每晚與丈夫一起祈禱,將兒子交託給主耶穌,希望賜力量給他改過自新,帶領他重回正路。」文翰的母親憶述五年前的禱告。
 
文翰每晚都看見父母禱告,有一晚終於忍不住問母親禱告的內容是什麼?她回答說:「我希望主耶穌能拯救我的兒子。」當時文翰仍然沉溺於賭馬和賭波,聽到年老的父母竟然為自己能戒除賭癮而不斷禱告的那一刻,他感動莫名,麻木的心開始感受到那份不離不棄的愛。
 
文翰終於醒覺,願意正視本身病態賭博的情況並決心尋求醫治與幫助。心癮解除後,這幾年他再沒有賭博,積極投入工作之餘,也學會關心家人,去年更晉升為部門主管,父母都老懷安慰。
 
當「得閒打吓麻雀、玩吓啤牌、買六合彩、落幾十蚊注捧吓喜歡的球隊場」已被奉行為無傷大雅的娛樂,馬經波經已登堂入室,賽馬與馬術已混為一談,賽馬會努力定位為慈善機構而又廣為接受之際,面對種種引誘和衝擊的青少年,又有多少會失足?文翰的經歷又會再度發生在哪一個中學生身上?我們有否保護青少年不受賭博資訊的荼毒呢?